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全美
机构
:
[1]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 03期
关键词
:
农村剩余劳动力;
模式;
转移;
D O I
:
10.16284/j.cnki.cn37-1401/c.2006.03.072
中图分类号
: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是如何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实践和创新过程中,各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突现出来,模式分析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范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梳理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面对新的社会实践和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分类和剖析显得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民工身份与职业二重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守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全美
[J].
农村经济,
2005,
(12)
: 124
-
125
[2]
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守宝
[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 24
-
26+132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转移模式探讨
郭尚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
郭尚武
[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4,
(04)
: 59
-
61
[4]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婷
[J].
农村经济,
2004,
(07)
: 75
-
77
[5]
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
费孝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
费孝通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 4
-
14+127
[6]
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张敦福著, 2002
←
1
→
共 6 条
[1]
农民工身份与职业二重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守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全美
[J].
农村经济,
2005,
(12)
: 124
-
125
[2]
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守宝
[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 24
-
26+132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转移模式探讨
郭尚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
郭尚武
[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4,
(04)
: 59
-
61
[4]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婷
[J].
农村经济,
2004,
(07)
: 75
-
77
[5]
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
费孝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
费孝通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 4
-
14+127
[6]
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张敦福著,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