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并联与串联和应涌流对差动保护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18
作者
孙向飞 [1 ,2 ]
束洪春 [1 ,2 ]
于继来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2]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和应涌流; 励磁涌流; 变压器; 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40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并联和应涌流与串联和应涌流等效电路的异同,结合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深入比较研究了并联与串联和应涌流的产生过程及其衰减特点;从电力系统规程出发,综合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电流互感器参数及运行变压器负荷等多个因素,进一步比较研究了并联和应涌流与串联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串联和应涌流出现的时间较晚,所达到的幅值较小,衰减速度明显快于并联和应涌流;和应涌流造成电流互感器饱和时,差动保护差流的间断角会消失,但二次谐波含量仍很高;在运行变压器带负荷情况下,差动保护的制动电流较大,而和应涌流减小,差动保护不易误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 [J].
束洪春 ;
贺勋 ;
李立新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6, (10) :7-12
[2]   电力系统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的柔性神经网络补偿法 [J].
葛宝明 ;
Anbal Tde Almeida ;
Fernando JTEFerreira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6) :150-156
[3]   变压器和应涌流对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 [J].
张雪松 ;
何奔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4) :12-17
[4]   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引起二次电流畸变的补偿研究 [J].
张新刚 ;
王泽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3) :36-42
[5]   切除外部故障时电流互感器局部暂态饱和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J].
袁宇波 ;
陆于平 ;
许扬 ;
李澄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0) :12-17
[6]   变压器和应涌流的物理机理及其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J].
袁宇波 ;
李德佳 ;
陆于平 ;
许扬 ;
李澄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6) :9-14
[7]   变压器和应涌流的理论探讨 [J].
毕大强 ;
王祥珩 ;
李德佳 ;
余高旺 ;
王赞基 ;
王维俭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6) :1-8
[8]   变压器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雪松 ;
何奔腾 ;
张建松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6) :15-19
[9]   变压器暂态饱和与和应涌流实例分析 [J].
李德佳 ;
王维俭 ;
毕大强 .
高压电器, 2005, (01) :12-15
[10]   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J].
上官帖 ;
谌争鸣 ;
郭军燕 .
华中电力, 2004, (05)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