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辩证法——以政党行动为中心的分析视角

被引:5
作者
黄成亮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
政党; 革命; 建设; 改革; 辩证;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5047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D25 [党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对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握需要将视野放置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将政党作为行动主体,可以发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辩证关系。革命时期政党对于基层社会的改造与整合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前提,现代化建设资源积累时期社会内嵌于国家之内,改革开放激发了社会能动性的实现,社会的自主性进一步倒逼政党、国家制度的相应变革,形成了政党领导地位刚性与制度弹性的辩证统一,政党无产阶级特性与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辩证统一,政党内在革命性与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需要从三个层面创新治理机制,加强组织资源的社会融入机制,构建责任政府压力的分解机制,创新超越民族—国家单位的政党间合作与沟通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 [J].
张静 .
学海, 2015, (01) :50-58
[2]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0, (12) :4-10
[3]   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 [J].
杨光斌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2) :1-6+31
[4]   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 [J].
马骏 .
公共行政评论, 2010, 3 (01) :3-34+203
[5]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6]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J].
徐勇 .
学术月刊, 2007, (08) :13-20
[7]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8]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再造 [J].
王立胜 .
中共党史研究, 2007, (03) :28-33
[9]   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 [J].
席晓勤 ;
郭坚刚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3, (04) :15-20
[10]   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 [J].
李汉林 ;
渠敬东 .
社会学研究, 2002, (05)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