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金州隆起区构造变形及流体作用

被引:8
作者
曾令森,李海兵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动态局部熔融,隆升作用,金州隆起,辽南;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6.02.004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宏观及微观构造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本区至少经历了两期变形,即早期的收缩应变及后期的伸展应变。收缩应变主要表现为滑脱一逆冲推覆作用,具有显著的构造层次性,自中、下构造层次至上构造层次依次表现为:基底与盖层之间以角门石及长石碎斑为主的糜棱岩为特征的韧性滑脱剪切带、盖层中长岭子组内的韧脆性滑脱剪切带及上都盖层中的寒武系、石炭系等过冲于佛罗系之上的逆冲推覆构造;在该构造变形过程中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表明当时的区域热流值较高。伸展应变及同时发生的基底隆升作用,主要表现为基底和盖层中的韧性正剪切带及大量的正断层,基底中大量的NNE向张性白垩纪花岗斑岩脉及区域性的NNE向白垩纪盆地的形成都和本期构造活动相关。辽南地壳基底中大量的沿糜棱面理发育的长英质岩脉表明剪切变形过程中具有局部熔融作用的发生。对长英质岩脉经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表明主要成分为分子水。在野外对长英质脉体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两期:形成与滑脱作用有关的长英质脉体为含钾长石少、斜长石多、白色;而和伸展应变有关的长英质脉体钾长石含量明显增大,呈红色。两种长英质脉的褶皱变形反映了各自的变形机制。剪切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局部熔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辽南地壳的收缩作用及伸展作用 [J].
许志琴 ;
李海兵 ;
王宗秀 ;
李典致 .
地质论评, 1991, (03) :193-202
[2]   剪切生热与花岗岩部分熔融——关于喜马拉雅地区逆冲断层与地壳热结构的分析 [J].
朱元清 ;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1990, (04) :408-416
[3]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