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卸载下盐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62
作者
杨春和 [1 ]
马洪岭 [1 ]
刘建锋 [2 ,3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
[3] 四川大学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
[4]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盐岩; 变形;
D O I
10.16285/j.rsm.2009.12.027
中图分类号
TU458.3 [];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机上对盐岩进行了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盐岩的变形特性,试验表明,循环加、卸载强化了变形的线性特征,各级卸载、再加载曲线主要是由直线段组成。随着荷载级别的增高,直线段的变形模量总体上呈现微弱上升的趋势,各级卸载、再加载曲线变形模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05%和7.45%,可以用各级加、卸载曲线直线段变形模量的平均值来分别表征加、卸载的变形特征。每级卸载曲线的变形模量都要大于再加载曲线的变形模量,卸载的泊松比都要小于再加载的泊松比。与单轴试验相比,卸载和再加载的变形模量都要大于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了简单应力状态下加、卸载本构关系。对各级塑性滞回能进行了计算,发现塑性滞回能随着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并对其进行了拟合。分析表明,卸载、再加载变形参数比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参数更具有规律性,更能表征盐岩地下工程中的变形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562 / 35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黏性土卸载屈服特性试验研究 [J].
何世秀 ;
龙立华 ;
杨雪强 ;
何怡 .
岩土力学, 2008, 29(S1) (S1) :449-452
[2]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石类材料变形特性的实验研究 [J].
许江 ;
鲜学福 ;
王鸿 ;
王维忠 ;
杨秀贵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040-3045
[3]   循环加卸载下岩样变形与强度特征试验 [J].
苏承东 ;
杨圣奇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667-671
[4]   大理岩加卸载力学特性的研究 [J].
高春玉 ;
徐进 ;
何鹏 ;
刘建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3) :456-460
[5]   岩石加卸载变形特性及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J].
谢红强 ;
何江达 ;
徐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3) :336-338
[6]   节理岩石卸载损伤破坏过程CT实时检测 [J].
任建喜 ;
葛修润 ;
蒲毅彬 .
岩土力学, 2002, (05) :575-578
[7]   复杂路径下岩样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J].
尤明庆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1) :23-28
[8]   岩石试样的加载卸载过程及杨氏模量 [J].
尤明庆 ;
苏承东 ;
徐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5) :588-592
[9]   岩石的记忆功能及对岩体变形的影响 [J].
韩贝传 .
工程地质学报, 1998, (04) :39-45
[10]  
岩石力学与工程[M]. 科学出版社 , 蔡美峰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