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梁
王伟
阮旭中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海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皮层损伤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模型,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缺血后3d、7d以及30d皮层损伤侧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GFAP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缺血后7d皮层损伤侧海马CA1、CA2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增加且胞体增大;脑缺血后30d皮层损伤侧海马CA1、CA2区呈胶质疤痕样改变。同时,免疫印迹法显示脑缺血后7d皮层损伤侧海马GFAP表达增强;脑缺血后30d皮层损伤侧海马GFAP表达增高更加明显。此外,免疫印迹法显示脑缺血后3d皮层损伤侧海马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脑缺血后7dPCNA蛋白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脑缺血后30d,PC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可引起其皮层损伤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和增殖。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低氧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变化及ACTH的作用 [J].
林建雄 ;
隋建峰 ;
李希成 ;
罗峻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3)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