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承包体制的激励和再分配效应

被引:14
作者
李实
J.奈特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英国牛津大学
关键词
中央政府; 省份; 税率; 税种; 预算; 财政管理; 再分配效应; 税款; 税收分配; 财政补贴; 税收增长率; 财政收入; 财政收支; 纳税人; 征税行为; 财政统计资料; 地方保护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财政承包体制开始于1980年,完结于1993年底,总共经历了14个年头。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虽然财政承包体制只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的财政体制形式,但是它所引发的两个问题仍具有一般意义。第一,它的承包性虽然已被财政体制试验所证明不再适用于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但是它仍然存在于其它的管理体制中,特别是企业管理体制中。第二,财政承包体制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纳入到同一个分配机制中,使得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