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追氮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青春
田永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水稻; 差值植被指数; 追肥调控; 产量;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实时冠层反射光谱监测水稻(Oryza sativa)植株氮素营养状况并推荐氮肥追用量,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生产。【方法】基于不同基施氮量处理,利用水稻拔节期的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DVI)实时估测植株氮积累量,进而根据构建的追氮调控模型精确估算穗肥用量,最后研究基于反射光谱的水稻追氮调控效应。【结果】不同基施氮量处理下的水稻植株在穗肥施用期的氮素积累状况差异较大,基于追肥调控模型,高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调低(高氮低调),中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微高(中氮微调),而低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显著调高(低氮高调)。追施氮肥后,各调控处理间的植株氮含量(PNC)和差值植被指数(DVI)逐渐趋于一致。而调控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各自对照明显提高,并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与常规高产施氮处理相比,低氮高调、高氮低调处理Pn、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产量以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均有所提高。【结论】与传统非定量经验施肥相比,基于反射光谱的水稻追氮调控技术根据植株氮积累量和土壤供氮量而精确量化氮肥追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追肥精确管理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149 / 41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原因 [J].
刘立军 ;
杨立年 ;
孙小淋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9, 35 (09) :1672-1680
[2]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贺帆 ;
黄见良 ;
崔克辉 ;
王强 ;
汤蕾蕾 ;
龚伟华 ;
徐波 ;
彭少兵 ;
Ronald JBuresh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2) :470-479
[3]   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J].
蒋阿宁 ;
黄文江 ;
赵春江 ;
刘克礼 ;
刘良云 ;
王纪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9) :1907-1913
[4]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戴其根 ;
丁艳锋 ;
凌励 ;
苏祖芳 ;
徐茂 ;
阙金华 ;
王绍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57-2467
[5]   寒地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J].
范立春 ;
彭显龙 ;
刘元英 ;
宋添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9) :1761-1766
[6]   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J].
丁艳锋 ;
刘胜环 ;
王绍华 ;
王强盛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作物学报, 2004, (08) :762-767
[7]   施氮水平对两种水稻产量影响的动态模拟及施肥优化分析 [J].
杨京平 ;
姜宁 ;
陈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654-1660
[8]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J].
郑圣先 ;
聂军 ;
熊金英 ;
肖剑 ;
罗尊长 ;
易国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11-16
[9]   “生态平衡施肥”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J].
侯彦林 .
生态学报, 2000, (04) :653-658
[10]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经济生态适宜施氮量研究 [J].
崔玉亭 ;
程序 ;
韩纯儒 ;
李荣刚 .
生态学报, 2000, (04) :65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