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复温方式比较

被引:10
作者
陈洁
李承晏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 亚低温; 复温;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比较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时 3种不同复温方式的效果。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自然复温组 (对照组 )、主动体外复温组 (光照法 )和主动体内复温组 (灌胃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 (MCAO)模型 ,6h后诱导亚低温 ,2 4h后开始复温 ,监测颅内压、血压、心率、肛温 ,复温过程结束后比较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死亡率。结果 复温 4h后灌胃组肛温明显低于光照组 ,血压开始显著上升 (P <0 .0 5 ) ,6h后血压明显高于光照组 (P <0 .0 5 ) ;3组在复温过程中颅内压都明显高于复温前(P <0 .0 1) ,光照组复温后 4h颅内压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灌胃组 6h后颅内压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组在复温过程中心率变化没有差异 (P >0 .0 5 ) ;复温结束后灌胃组血压、颅内压、神经功能评分、梗塞灶体积明显高于光照组 (P <0 .0 5 ) ,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和光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复温方法中 ,灌胃法主动复温不可取 ,光照法主动体外复温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低温液体静脉灌注对兔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J].
毛李征 ;
李承晏 ;
李涛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 (02) :74-77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ICP、rCBF及死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赵卫国 ;
氏家弘 ;
高仓公朋 ;
久保长生 ;
张天锡 ;
沈建康 ;
占世坤 ;
胡锦清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02) :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