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研究

被引:5
作者
林增
王凤艳
戚秀云
机构
[1]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哈尔滨市;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21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37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579hm2,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发展,表明2013年哈尔滨市生态足迹超出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同时又不断向自然界抛弃废弃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哈尔滨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对模型的完善做出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J].
吴介军 ;
蔡琳 ;
张秋花 ;
薛惠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04-108
[2]   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计算与分析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2) :6-10
[3]   1990~1999年安徽省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J].
张红霞 ;
苏勤 ;
章锦河 ;
王群 .
生态学杂志, 2006, (01) :39-44
[4]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陈敏 ;
张丽君 ;
王如松 ;
怀保光 .
资源科学, 2005, (06) :132-139
[5]   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 [J].
高长波 ;
张世喜 ;
莫创荣 ;
陈新庚 .
生态环境, 2005, (01) :57-62
[6]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7]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