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盆地的水文化学地理特征及其在农业生產中的意义

被引:4
作者
刘培桐
王华东
潘宝林
張丽君
刘桂貞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岱海盆地; 水文化学; 水文学; 地下水矿化度; 水化学类型; 地理特征; 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岱海是一个位于内蒙西南部的内陆盆地,天然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类型自盆地边緣的山地到盆地中部的湖区作有規律的变化自山地到岱海湖滨:河水矿化度由250毫克/升,上升到500毫克/升。化学类型由CⅠCa或CⅡCa轉变为CⅠNa或CⅡNa;地下水矿化度自250毫克/升增加到1500毫克/升以上,化学类型由CⅠCa或CⅡCa轉变为CⅠNa或CⅡNa+SⅡNa+ClⅡNa。岱海湖水矿化度均在2000毫克/升以上,化学类型主要为ClⅢNa.及ClⅡNa。由此可知,天然水自盆地边緣的山区向盆地中部的湖区的汇集过程,不仅是水量和水能的消耗过程,也是水質的变坏过程。所以全部河水及絕大部分的地下水都可以作为良好的农业用水,灌溉系数在18以上,滨湖低地地下水的質量稍差,灌溉系数在6—18之間、岱海湖水的灌溉系数在1.2—6之間,已不宜于灌溉,但以近年来处于淡化阶段,对发展养殖业尚无大碍。唯在历史上,其水量、矿化度、化学組成均曾有很大的波动,这可能是岱海过去沒有魚类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0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土壤改良土壤学.[M].(苏)罗佐夫;Л.П.著;傅子祯译;.农业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