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催生了中国真正的“对冲基金”吗?——来自“阳光私募”基金的证据

被引:10
作者
陈道轮 [1 ,2 ]
陈强 [3 ]
徐信喆 [1 ]
陈欣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普渡大学克兰纳特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指期货; 对冲基金; 阳光私募;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9.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对比考察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后出现的三种新型阳光私募与传统的股票策略阳光私募、共同基金和市场指数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1)相对价值和债券策略阳光私募明显优于传统投资工具和市场指数。前者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良好性质,其表现尤为突出。(2)尽管事件驱动阳光私募具有较高风险,但是其收益指标优于传统投资工具和市场指数。(3)传统因子模型无法解释相对价值和债券策略阳光私募的绩效表现。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已经出现真正的"对冲基金"。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