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玉米秸秆腐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由光谱变化的分析可见,随着腐解的进行,羟基、酮羰基、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含量逐渐降低,腐解产物的脂族性降低,芳香性趋于升高和增强,有机成分中的无机元素特别是硅释放出来,并以SiO2等氧化物的形式逐渐积累,一些阳离子则形成羧酸盐和碳酸盐。羧基在腐解过程中皆形成羧酸盐。就秸秆中叶片和茎秆腐解变化的差异来说,叶片腐解产物中甲氧基的含量增加,茎秆中的甲氧基含量无明显变化。在腐解180天后,叶片中的有机硅化合物及木质素的分解显著,但茎秆中二者的变化较小。未腐解的叶片中无羧酸盐存在,而未腐解的茎秆中则存在羧酸盐。N肥的加入促进了玉米秸秆残体的腐解。叶片和茎秆混合堆腐的腐殖化系数远高于二者单独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