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株型性状的相对遗传进度与配合力

被引:9
作者
陈恒鹤
李楠
机构
[1] 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室
关键词
主茎节数; 单株粒重; 大豆; 配合力; 组合力; 株型性状; 分枝数; 相对遗传进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不同株型5个品种双列杂交10组合F1资料估算12种株型性状的平均优势率、遗传相关、通径系数、栩对遗传进度、一般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决定大豆籽粒产量最重要的株型性状是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其余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型性状主要是通过它们而起作用。讨论了大豆理想株型应该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吉林地区大豆高产株型应是在缩短节长抗倒伏基础上增加主茎节数、适当有些分枝,冠层改良以提高有效叶面积指数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 [J].
夏仲炎 .
作物学报, 1983, (04) :275-282
[2]   大豆模拟株型的研究 [J].
尹田夫 .
作物学报, 1983, (03) :205-211
[3]   大豆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J].
周丰锁 .
遗传, 1983, (02) :7-9+20
[4]   大豆叶—荚关系与产量的研究初报 [J].
王滔 ;
孙淑燕 ;
陈存来 .
大豆科学, 1983, (01) :67-74
[5]   关于北方夏大豆株型结构问题研究报告 [J].
郝欣先 .
大豆科学, 1983, (01) :49-57
[6]   大豆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J].
陈恒鹤 .
中国油料, 1982, (02) :3-11
[7]   冬小麦主茎旗叶光合性状的相关性 [J].
朱德群 ;
朱遐令 ;
詹志红 ;
祁葆滋 .
作物学报, 1982, (03) :199-204
[8]   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双列杂交分析 [J].
陈恒鹤 .
大豆科学, 1982, (01) :41-52
[9]   大豆高产株型育种研究 [J].
胡明祥 ;
李开明 ;
田佩占 ;
于德洋 .
吉林农业科学, 1980, (03) :1-14
[10]  
作物遗传参数统计法[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兰巨生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