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成藏期研究

被引:15
作者
肖晖
任战利
崔军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自生伊利石K-Ar测年; 构造热事件; 成藏期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结合构造热演化史及裂变径迹资料,对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及顶板砂岩煤层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气藏主要有两大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山西组、太原组主力煤层普遍处于成熟阶段,主要生成液烃、气液烃包裹体;第二期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对应于干酪根裂解气阶段,为煤层气大量生成阶段,是石炭—二叠系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山西组顶板砂岩样品自生伊利石年龄约为191Ma,表明早侏罗世,伴随盆地抬升,从煤层中解吸附的油气向砂岩储层充注的最早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油田为例 [J].
李荣西 ;
席胜利 ;
邸领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94-199+217
[2]   The evidence of fission-track data for the study of tectonic thermal history in Qinshui Basin [J].
REN Zhanli ;
Geology Department ;
Chinese Mineral Industry University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S1) :104-110
[3]   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生排烃史分析 [J].
李伟 ;
张枝焕 ;
朱雷 ;
韩立国 ;
杨永才 .
沉积学报, 2005, (02) :337-345
[4]   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 [J].
任战利 ;
肖晖 ;
刘丽 ;
张盛 ;
雷利庆 ;
秦勇 ;
韦重韬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109-113
[5]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J].
胡国艺 ;
关辉 ;
蒋登文 ;
杜平 ;
李志生 .
中国地质, 2004, (02) :213-217
[6]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31-236
[7]   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和富集的控制——以沁水盆地为例 [J].
方爱民 ;
侯泉林 ;
雷家锦 ;
李继亮 ;
杨陆武 ;
胡爱梅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78-384
[8]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J].
李五忠 ;
王一兵 ;
崔思华 ;
鲜保安 ;
陈彩红 ;
王宪花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2) :23-26
[9]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
[10]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机制研究 [J].
叶建平 ;
武强 ;
叶贵钧 ;
陈春琳 ;
岳巍 ;
李红柱 ;
翟振荣 .
地质论评, 2002, (03) :3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