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区对外贸易差异的演变、成因与收敛路径

被引:12
作者
张红霞 [1 ]
王学真 [1 ]
陈才 [2 ]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
关键词
对外贸易差异; 因子分析; 变异系数; 对数单位模型; 四大地带; 收敛;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6.025
中图分类号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根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对外贸易水平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以变异系数度量的对外贸易总量差异表明,1985~2006年间,地带间外贸总量差异呈逐步增大的态势,地带内部外贸总量差异呈趋于收敛的态势。以制成品进出口占全国比重度量的对外贸易结构表明,四大地带中,东部始终占据全国主导地位且占比逐年上升。在地区对外贸易差异的形成过程中,对外开放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经济性基础设施、国内投资和地理区位等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对数单位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加大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水平、扩大投资规模、改善人力资本状况、提升通讯水平和加强省际外贸合作,是促进地区对外贸易向均衡方向发展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