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白羊草草原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理学意义

被引:25
作者
徐朗然
张继敏
丁士友
机构
[1]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白羊草; 植物区系; 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的白羊草草原具有水平地带性特征,是第三纪亚洲内陆热带性质的草原随着干旱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冷逐渐向外推移的结果。因而该草原是次生的,残遗的,本区现在的分布区正是欧亚内陆外围残迫的分布区的组成部分。该草原分布通常与森林相结合或形成群落复合体,构成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该草原西部和北部边缘应是中亚与东亚植物区系的自然界限,即恒山-雁门关-管涔山-白于山-六盘山-天水-武山。该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为温带至亚热带分布,因此具有亚热带草原的性质,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温带草原早生种类,反应出其过渡的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地带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动态特征 [J].
朱志诚 ;
黄可 ;
李继瓒 .
中国草地, 1989, (03) :18-24
[2]   陕北黄土高原上森林草原的范围 [J].
朱志诚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02) :122-131
[3]  
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M]. 农业出版社 , 朱显漠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