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扭曲对中国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被引:2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资本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Olley和Pakes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文章研究了异质性企业所承受的资本扭曲是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定。研究匹配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2005年2007年数据,采用Olley和Pakes(1996)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自我选择效应;面临较低扭曲程度的企业更容易对外直接投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36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 [J].
葛顺奇 ;
罗伟 .
管理世界, 2013, (06) :28-42
[2]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3]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田巍 ;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383-408
[4]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5]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 The Role of Allocation and Selection[J] . Eric Bartelsman,John Haltiwanger,Stefano Scarpett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3 (1)
[6]  
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 . Loren Brandt,Johannes Van Biesebroeck,Yifan Zha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2)
[7]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 Mary Amiti,Jozef Koning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