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属二种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7
作者
鄢本厚,尹祖棠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2]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植物室
关键词
蓟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蓟属的两个近缘种:大刺儿菜和小刺儿菜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X)分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长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酶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支持将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种对待。此外,本文还对POX酶谱的分类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属界划分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J].
朱光华 ;
解新明 ;
杨锡麟 .
西北植物学报, 1990, (01) :43-53
[2]   有关同工酶分析的几个问题 [J].
周光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1) :1-4+9
[3]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87
[4]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