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11
作者
陈履安
机构
[1] 贵州地质科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地球化学; 红土化作用; 贵州;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0.06.013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与相关岩石(矿石)和喀斯特红土等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阐明了矿床的各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追溯了矿床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本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来源是高硅质(石英)、富铁质(黄铁矿等)的富金矿(岩)石;具有Au-As-Sb-Hg-Tl-W-Ag-Ba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卡林型金矿十分相似,是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演化的产物。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红土型金矿矿石一般具有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产物和喀斯特红土的混合特征。其成矿成土过程是:上覆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之上的卡林型金矿在喀斯特作用下,崩塌、垮塌堆积于喀斯特负地形的容矿系统中,除原始矿体的风化成土外,同时伴随掺合混合着喀斯特红土化作用。此种作用使矿石具有红土的特征,还对原始金矿的金品位具有稀释或贫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方法和现状 [J].
陈衍景 ;
杨忠芳 ;
赵太平 ;
曲丽莉 ;
张发胜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3)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