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农业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被引:1
作者
陈国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川西地区; 产业; 增值效应; 耕作业; 四川; 农业; 四川盆地; 红层盆地;
D O I
10.16202/j.cnki.tnrs.1990.03.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川西地区属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和攀枝花市、雅安地区及乐山市的一小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该区在自然环境上,具有青藏高原的基本特征:山体高大,地势高耸。其中,西北部为山原,原面宽广,谷地开阔;东南部则为横断山脉,岷山、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等高大山脉纵贯南北,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河流相间排列,形成高山峡谷。它们在地貌上都属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第一级;但在社会经济上,该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欠发达带的组成部分。原始或初级发展阶段的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工业不发达,商品经济还处于刚起步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38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