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鸣
杜琳
周端华
秦鹏哲
罗雷
高阳
刘于飞
徐慧芳
刘维斯
胡文穗
邱季春
刘小宁
狄飚
李泽荣
郭荣同
俞守义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传染病; 非典型性肺炎; 流行病学; 血清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9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分析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点 ,为有效制定SARS防制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广州市SARS疫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广州市共报告SARS病例 12 74例 ,经初步订正后为 10 6 2例 ,死亡 4 3例 ,病死率 4 0 5 % ;有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与无明显接触史或传染性的病例比较 ,Ig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可溯源病例比例和IgG阳性率随疫情变化逐月下降 ,但在 3月中旬以前均在 5 0 %以上 ;病人接触者和动物接触者的IgG抗体阳性率 (分别为 10 36 %和 37 5 0 % )明显高于疑似病例和健康对照人群 (分别为 1 95 %和 0 92 % )。结论 广州SARS病例病死率低于全球病死率 ;可能存在临床上症状轻微的不典型病例 ,部分密切接触者可能有隐性感染。可溯源病例的比例和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变动 ,可用于SARS疫情流行态势监测和预测。血清学结果提示 ,引起人类发病的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间的冠状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可能并不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与控制 [J].
何剑峰 ;
许锐恒 ;
余德文 ;
彭国文 ;
刘勇鹰 ;
梁文佳 ;
李灵辉 ;
郭汝宁 ;
方艳 ;
张贤昌 ;
郑惠贞 ;
罗会明 ;
林锦炎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4) :11-16+89
[2]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萨斯(SARS)病毒 [J].
卢晓燕 ;
郭立征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4) :65-67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和防治 [J].
修燕 ;
徐飚 ;
姜庆五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 (03)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