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普洱茶中主要微生物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
雷晓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雷晓燕
机构
:
[1]
沈阳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来源
: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
2009年
/ 23卷
/ 02期
关键词
:
普洱茶;
微生物;
鉴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S272.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云南七子饼茶中主要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霉菌数量最多,可达1.03×106个/g,其次为细菌,数量可达3.0×105个/g,酵母未检出;霉菌主要为黑曲霉、产黄青霉、灰绿曲霉以及根霉,其中黑曲霉居多,占霉菌总数的80%(质量分数);鉴定出1种革兰氏阴性菌和4种阳性菌,其中数量占优势的阳性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7+146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名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丽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林波
方成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方成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志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盛美
孙荣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孙荣琴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 321
-
325
[2]
普洱茶概述
吴礼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安市城阳乡农技站福建福安
吴礼辉
[J].
茶叶科学技术,
2005,
(03)
: 47
-
48
[3]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周红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周红杰
李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李家华
赵龙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赵龙飞
韩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韩俊
杨行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杨行吉
杨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杨伟
吴新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吴新庄
[J].
茶叶科学,
2004,
(03)
: 212
-
218
[4]
浅析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青元
[J].
茶叶科学技术,
2002,
(02)
: 38
-
39
[5]
普洱茶的特点及健身作用
周红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周红杰
[J].
农牧产品开发,
1997,
(05)
: 38
-
38
[6]
不同产地普洱茶品质风格的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龙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尚文
[J].
中国茶叶,
1995,
(05)
: 8
-
10
[7]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宝龙[等]编著, 2006
←
1
→
共 7 条
[1]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名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丽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林波
方成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方成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志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盛美
孙荣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孙荣琴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 321
-
325
[2]
普洱茶概述
吴礼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安市城阳乡农技站福建福安
吴礼辉
[J].
茶叶科学技术,
2005,
(03)
: 47
-
48
[3]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周红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周红杰
李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李家华
赵龙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赵龙飞
韩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韩俊
杨行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杨行吉
杨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杨伟
吴新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吴新庄
[J].
茶叶科学,
2004,
(03)
: 212
-
218
[4]
浅析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青元
[J].
茶叶科学技术,
2002,
(02)
: 38
-
39
[5]
普洱茶的特点及健身作用
周红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周红杰
[J].
农牧产品开发,
1997,
(05)
: 38
-
38
[6]
不同产地普洱茶品质风格的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龙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尚文
[J].
中国茶叶,
1995,
(05)
: 8
-
10
[7]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宝龙[等]编著,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