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赣南原中央苏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琳 [1 ]
钟业喜 [1 ,2 ]
文玉钊 [1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空间结构; 中央苏区;
D O I
10.16357/j.cnki.issn1000-5862.2013.03.012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TU982 [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3301 ;
摘要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显著改变区域可达性的交通设施,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产生着关键影响.以ArcGIS为平台,在社会经济数据及交通地理数据的支持下,以2020年为时间断面,基于交通网络视角从各城市平均可达性格局、中心城市及其腹地划分,以及空间经济联系网络3个角度对高铁时代赣南原中央苏区区域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铁时代苏区内部可达性状况显著改善,出现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可达性最优城市群体在空间上集聚于昌吉赣深高铁沿线;基于小时圈影响范围的中心城市腹地划分结果显示,赣州的腹地范围最大,井冈山的腹地面积最小,吉安、瑞金、南城三者的腹地范围相差不大;苏区经济联系网络呈多中心放射状格局,苏区的对外经济联系网络内部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3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