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理论与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国有企业承包制—股份制案例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超 [1 ]
孙健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制度变迁; 承包制; 股份制; 国有企业;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5.12.001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该文利用利益集团理论对承包制—股份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具体考察了这一过程中各利益集团关于新制度的预期效用,以及由此它们对这一制度变迁所施加的影响,从而揭示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1992年之前,承包制是各利益集团一致的选择。1992—1996年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偏好于股份制,而中央政府从最大化其风险规避的预期效用的角度出发,并不偏好股份制。但因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组成了利益集团联盟,中央政府在信息与权力、财力上都处于劣势,所以最终股份制取代了承包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J].
刘元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7) :31-39
[2]   利益集团与“贾谊定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J].
孙广振 ;
张宇燕 .
经济研究, 1997, (06) :12-19
[3]   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 [J].
盛洪 .
经济研究, 1996, (01) :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