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错配与匹配

被引:22
作者
卢洪友
张楠
机构
[1] 武汉大学
关键词
财政治理能力; 事权; 支出责任; 错配; 匹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3 ;
摘要
现代国家治理普遍采取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合作共治制度安排,在政府责任清单里列举的只是市场与社会不能有效处理的公共事务,即所谓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大国治理中通常要将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政府不同层级之间加以具体划分,并保持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相匹配,进而分享税收、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建立起规范稳定的分税制体制。在上述逻辑链条中,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是分税制体制的根基。中国现行分税制体制是在1994年以提高"两个比重"为目标建立的,迄今已过去了20多年,期间,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体制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使得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错配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财政风险日益显现,削弱了财政治理能力,由错配转为匹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与财政转移支付分配 [J].
范子英 ;
李欣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129-141
[2]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J].
付文林 ;
沈坤荣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45-57
[3]   谁从增加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受益——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卢洪友 ;
陈思霞 .
财贸经济, 2012, (04) :24-32
[4]   关系资本、制度环境与财政转移支付有效性——来自中国地市一级的经验证据 [J].
卢洪友 ;
卢盛峰 ;
陈思霞 .
管理世界, 2011, (07) :9-19+187
[5]   土地财政根源:“竞争冲动”还是“无奈之举”?——来自中国地市的经验证据 [J].
卢洪友 ;
袁光平 ;
陈思霞 ;
卢盛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1) :88-98
[6]   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 [J].
尹恒 ;
朱虹 .
管理世界, 2009, (04) :37-46
[7]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8]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楼继伟, 2013
[9]  
中国农村财政理论与实践[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朱钢, 2006
[10]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grabbing hand [J].
Frye, T ;
Shleifer,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02)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