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部头坡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文彬
李小军
宋毅盛
潘华
环文林
胥广银
姜慧
尤惠川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第四纪; 断裂活动性; 安徽; 头坡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位于安徽南部的头坡断裂的野外调查表明,沿头坡断裂没有明显的水平或垂向错动的地貌现象;在取得的剖面中,上覆第四纪地层均未被断裂断错,表明断裂在中、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对本区地貌、第四纪地层和断裂活动历史的调查分析表明,该断裂在燕山运动晚期(侏罗纪末—早白垩世)和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晚白垩世—古近纪)有过2次强烈活动,前者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后者以拉张活动为特征。新近纪以来全区处于长期隆升剥蚀状态,缺失新近系,第四系厚度不大,残坡积地层广泛发育,构造运动微弱。头坡断裂的活动历史及新活动性与其相邻的郯庐断裂带南段相似,前者可能受后者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J].
朱光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宋传中 ;
徐嘉炜 ;
牛漫兰 .
地质科学, 2001, (03) :269-278
[2]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朱光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0-256
[3]   安徽西南宿松-枞阳断裂中段活动性的综合评价 [J].
姚大全 ;
汤有标 ;
刘加灿 ;
李杰 ;
刘庆忠 .
地震地质, 1997, (04) :9+11-13
[4]   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全新世活断层的活动方式与发震模式 [J].
晁洪太 ;
李家灵 ;
崔昭文 ;
赵清玉 .
地震研究, 1997, (02) :70-78
[5]   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全新世活动性初步研究 [J].
翟炳松 ;
侍继成 ;
杨一冲 .
地震, 1992, (05) :61-64+71
[6]   郯庐断裂带江苏及邻区第四纪活动特征 [J].
谢瑞征 ;
丁政 ;
朱书俊 ;
赵永福 .
地震学刊, 1991, (04) :1-7
[7]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展布及其新构造活动 [J].
汤有标 ;
沈子忠 ;
林安培 ;
张杰 .
地震地质, 1988, (02)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