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矿业生产诱发喀斯特石漠化的机理与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5
作者
张竹如
黄建国
张敏
机构
[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矿产开发;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防治对策;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6.01.006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对贵州省矿产开发导致的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机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贵州大宗开采的煤、磷、铝土、金、铅锌、重晶石等矿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分布区,赋矿层位均在碳酸盐岩所夹的碎屑岩中或碳酸盐岩中。矿产的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排放的废气、废水使植被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导致了严重的石漠化,是人类强烈经济活动的直接结果。并对此提出了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岩溶石漠化地质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J].
王明章 .
贵州地质, 2003, (02) :63-67
[2]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J].
万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47-453
[3]   贵州省矿山废弃地研究 [J].
赵晓鸥 ;
周丕基 .
贵州地质, 2002, (02) :112-117
[4]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5]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
张殿发 ;
欧阳自远 ;
王世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1) :78-82
[6]  
环境地理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朱颜明,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