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旱灾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8
作者
孔锋 [1 ,2 ,3 ,4 ]
李梦婕 [3 ,4 ]
吕丽莉 [1 ,2 ]
王一飞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旱灾; 综合研究; 可持续发展; 综述;
D O I
10.13866/j.azr.2017.05.05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土地利用是人类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纽带,对自然灾害具有复杂影响。本文从土地利用的3个方面:土地利用格局、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水平梳理了土地系统与农业旱灾的关系,并总结了研究中常用的5种方法: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方法、作物模型方法和遥感方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最后提出采用多尺度、多因子、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定量分析方法是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旱灾复杂影响的有效手段,并展望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开发与完善区域作物模型以及整合区域社会经济指标,采用景观尺度上的情景建模,通过多目标的权衡与优化,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作物品种改良和利用作物模型及统计方法,从多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其农作物旱灾的关系,找到区域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土地利用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86 / 9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地植被动态变化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J].
杜庆 ;
李美君 ;
边振 ;
张克斌 .
干旱区研究, 2016, 33 (03) :569-576
[2]   不同时间尺度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干旱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J].
林巧 ;
王鹏新 ;
张树誉 ;
李俐 ;
景毅刚 ;
刘峻明 .
干旱区研究, 2016, (01) :186-192
[3]   我国西北干燥区降水变化规律 [J].
任国玉 ;
袁玉江 ;
柳艳菊 ;
任玉玉 ;
王涛 ;
任霄玉 .
干旱区研究, 2016, 33 (01) :1-19
[4]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研究进展 [J].
缑倩倩 ;
屈建军 ;
王国华 ;
肖建华 ;
庞营军 .
干旱区研究, 2015, 32 (02) :213-220
[5]  
Contribution of Drought to Potential Crop Yield Reduction in a Wheat-Maize Rotation Reg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HU Ya-nan,LIU Ying-jie,TANG Hua-jun,XU Yin-long,PAN Ji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07)
[6]   全球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与模型研究进展 [J].
尹圆圆 ;
王静爱 ;
黄晓云 ;
雷永登 .
干旱区研究 , 2014, (04) :619-626
[7]   基于种植结构调整的农业生产适应性分析——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 [J].
孙雪萍 ;
杨帅 ;
苏筠 .
自然灾害学报, 2014, 23 (03) :33-40
[8]   基于MODISNDVI多年时序数据的农作物种植识别 [J].
许青云 ;
杨贵军 ;
龙慧灵 ;
王崇倡 ;
李鑫川 ;
黄登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1) :134-144
[9]  
Crop Diversification in Coping with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China[J]. HUANG Ji-kun,JIANG Jing,WANG Jin-xia,HOU Ling-ling.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04)
[10]   塔里木河流域旱灾发生规律 [J].
木沙如孜 ;
雷晓云 ;
白云岗 ;
王芹芹 .
干旱区研究 , 2014, (02) :2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