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对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反应

被引:18
作者
刘铁东 [1 ,2 ]
宋凤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模式; 宽窄行; 微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P2,宽窄行90 cm+40 cm;CK,匀垄65 cm)对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种植模式中,P2中光截获最高,P1中冠层光截获显著低于CK;三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同时P2显著大于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P2<CK;CO2浓度在50 cm高度上表现为P1<CK<P2,在50 cm以上高度,CK显著高于P2和P1,同时P2显著高于P1。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模式中,有效辐射的分布更加均匀,对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50 cm以上冠层温度、CO2浓度和相对湿度较低,可能会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45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
    闫川
    丁艳锋
    王强盛
    李刚华
    黄丕生
    王绍华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 530 - 536
  • [2] 行距对大豆竞争有限资源的影响
    刘晓冰
    金剑
    王光华
    S.J.Herbert
    M.Hashemi
    [J]. 大豆科学, 2004, (03) : 215 - 221
  • [3]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
    李潮海
    刘奎
    周苏玫
    栾丽敏
    [J]. 作物学报, 2002, (02) : 265 - 269
  • [4] 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小气候的影响
    刘开昌
    张秀清
    王庆成
    王春英
    李爱芹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 489 - 493
  • [5] 作物群体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优化探讨
    章家恩
    [J]. 生态科学, 2000, (01) : 30 - 35
  • [6] Plant population density, row spacing and hybrid effects on maize canopy architecture and light attenuation[J] . G.A Maddonni,M.E Otegui,A.G Cirilo.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1 (3)
  • [7] Leaf area, light interception, and crop development in maize[J] . G.A. Maddonni,M.E. Otegui.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6 (1)
  • [8]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gas exchange, and biomass in reduced height isolines of winter wheat. Gent M P N. Crop Scienc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