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49
作者
贾树龙
孟春香
任图生
杨云马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少耕; 免耕; 残茬管理; 产量; 土壤性状;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S34 [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在河北低平原的壤质潮土上进行了保护耕作长期定位裂区试验 ,研究了深浅轮耕、浅耕、少耕、免耕以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续少耕和免耕处理的前 3年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之后小麦产量显著降低 (最大降幅达到 31 83% ) ;连续免耕对玉米产量并没有明显影响 ;深耕并不增加作物产量 ;秸秆覆盖有时影响小麦生长 ;免耕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 ,但速效氮含量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J].
贾树龙 ;
任图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158-160
[2]   长期少免耕土壤供肥特征与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 [J].
刘世平,沈新平,黄细喜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2) :77-80
[3]   少、免耕对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王殿武 ;
褚达华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2) :28-33
[4]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