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撂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41
作者
段亚明
周洪
刘秀华
王红蕾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原因; 影响因素; 效应;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8.13.003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展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耕地的撂荒现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比法梳理耕地撂荒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目前对耕地撂荒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普遍认为耕地撂荒现象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2)耕地撂荒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务农机会成本高、种地比较利益低下与耕地边际化是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析出导致的农村农业劳动力减少是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3)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农户自身特征、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环境。(4)耕地撂荒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经济2个方面,经济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5)针对耕地撂荒的建议大致归纳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建立耕地撂荒惩罚机制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6)在耕地撂荒区域比较与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撂荒时空演变、趋势模拟与风险评估,耕地撂荒的生态、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基于劳动力析出的山区耕地撂荒研究.[D].李静.西南大学.2013, 12
[2]  
农户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研究.[D].冯红燕.浙江大学.2011, 10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弃耕地植被群落学特征及土壤侵蚀和非点源污染研究.[D].张海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02
[4]  
松嫩平原弃耕地演替过程中枯落物效应研究.[D].李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 01
[5]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何蓓蓓.南京农业大学.2009, 04
[6]  
Determinants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at the parcel; household and village levels in mountain areas of China: A multi-level analysis.[J].Ying Zhang;Xiubin Li;Wei Song.Land Use Policy.2014,
[7]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J].
满卫东 ;
王宗明 ;
刘明月 ;
路春燕 ;
贾明明 ;
毛德华 ;
任春颖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7) :1-10
[8]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升发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70-389
[9]   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 [J].
邵景安 ;
张仕超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36-649
[10]  
基于改进遥感解译方法的盐碱耕地变化特征.[J].高会;刘慧涛;刘宏娟;刘金铜;.应用生态学报.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