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本意发微

被引:12
作者
梁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关键词
庄子; 天下; 内圣外王之道; 外王; 庄子后学; 形名; 寂漠; 圣人; 虚静无为; 末度; 神人; 《逍遥游》; 本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3.5 [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正>"内圣外王"出于《庄子·天下》篇(以下简称《天下》篇),本是一个道家术语,但在今日学术界被广泛用于儒家,认为儒学之理想和目标可以《天下》篇"内圣外王"一语概括之,儒学即"内圣外王"之学。笔者近年关注"内圣外王"的研究,尝试建构更为合理、周全的"内圣外王"研究范式。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敬请方家、学者指正。一、以往学术界对《天下》篇"内圣外王"的理解《天下》篇乃讨论古代学术之名篇,向来备受关注,谈《天下》篇鲜有不涉及"内圣外王"者。自民国以来,关于"内圣外王"大致有这样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天下》篇"内圣外王"实际表达的是孔子、儒家的思想。如熊十力先生称:"昔吾夫子之学,内圣外王。"(熊十力,1996年,第186页)又说:"庄子以内圣外王言儒者之道,其说当本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124 +1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颠覆天下篇 熊十力与《莊子·天下篇》 [J].
劉小楓 .
中国文化, 2011, (02) :1-13
[2]   老庄黄老比较论纲 [J].
罗祖基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01) :25-30
[3]  
中国儒学.[M].王中江; 李存山; 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
[4]  
《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M].张丰乾; 编.华夏出版社.2009,
[5]  
子二十六论.[M].陈柱;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原儒.[M].熊十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訄书》评注.[M].章太炎;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8]  
黄老学论纲.[M].丁原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9]  
十力语要.[M].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