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压气藏成因

被引:23
作者
冯乔 [1 ]
耿安松 [2 ]
徐小蓉 [3 ]
杨华 [3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科院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低压气藏; 压力梯度; 地层温度; 埋藏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具有明显的低压特征,其流体压力梯度东高西低,与现今构造形态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剥蚀期间的温度下降和后期埋深的增加是造成上古生界气藏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对苏里格气田的实例研究表明,在150℃成藏时,流体压力梯度约为1.22MPa/100m;温度下降时,压力梯度下降14.9%,到白垩纪末压力梯度约为1.06MPa/100m。在新生代,随着埋深增加,压力梯度再下降21.4%,从而形成典型的低压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
[2]   鄂尔多斯深盆气 [J].
孙粉锦 ;
许化政 ;
陈孟晋 .
现代地质, 2001, (03) :309-314
[3]   对“深盆气”问题的商榷意见 [J].
王金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7-7
[4]   深盆气藏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附视频 [J].
张金亮 ;
张金功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7+22
[5]   鄂尔多斯盆地的深盆气 [J].
闵琪 ;
杨华 ;
付金华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11-15+9
[6]   深盆气成藏条件及其内部特征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庞雄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3) :210-214
[7]   流体封存箱研究若干问题思考 [J].
郑玉凌 ;
郝石生 ;
柳广弟 ;
黄志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的古地温及成岩阶段 [J].
柳益群 ;
李文厚 ;
冯乔 .
地质学报, 1997, (01) :65-74
[9]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负压气藏及运移 [J].
华保钦,林锡祥,杨小梅 .
沉积学报, 1994, (02) :105-110+11+112-113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及其分子特征研究[D]. 付少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