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参的化学成分

被引:23
作者
宋小妹 [1 ,2 ]
刘越 [1 ]
蔡宝昌 [2 ]
机构
[1] 陕西中医学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珠子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D O 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0.08.010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对珠子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ck.)C.Y.Wu et K.M.Feng]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n acid,1)、豆甾醇(stigmasterol,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6′-丁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oleanolic acid-3-O-β-D-glucopyranoside(1→2)-β-D-glucorunopyranosy-6′-O-butylester,6)、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Ⅳa,7)、人参皂苷Ro(ginsenoside,8)。结论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29+647 +6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菊状千里光的甾醇类成分研究 [J].
金军 ;
张朝凤 ;
张勉 .
中国现代中药, 2007, (07) :13-14
[2]   怀牛膝的三萜皂苷成分研究 [J].
李娟 ;
毕志明 ;
肖雅洁 ;
李萍 .
中国药学杂志, 2007, (03) :178-180
[3]   正交实验法优选珠子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J].
高培红 ;
曹军毅 ;
宋小妹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2) :66-68
[4]   中药牛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孟大利 ;
李铣 ;
熊印华 ;
王金辉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1) :27-30
[5]   秦岭产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J].
王荅祺 ;
樊娟 ;
汪夕彬 ;
冯宝树 ;
杨崇仁 ;
周俊 ;
宁永成 ;
陶家洵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8, (04) :403-408
[6]   狭叶竹节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J].
王喆 ;
贾忠建 ;
朱子清 ;
杨崇仁 ;
周俊 ;
笠井良次 ;
田中治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5, (06) :618-62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