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南岩溶地区多民族文化特色区域农业创新思维的探索

被引:1
作者
张子仪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创新型大农业生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020202 ;
摘要
从自然地理条件、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的总体宜农条件较差。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这些地区宜走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具有原料供给、非农就业、生态保护、观光休闲、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非农生产在内的大农业之路;在和谐发展的理念下,维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战略的首要地位。采取请进来消费,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共同繁荣致富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立新的食物系统观 [J].
任继周 ;
南志标 ;
林慧龙 ;
侯扶江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4) :17-21
[2]   呼唤“反弹琵琶”的智慧回归 [J].
任继周 .
草业科学, 2007, (02) :68-68
[3]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任继周主编, 2004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83
[5]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