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酶基因数量化方法对亚洲栽培稻的分类研究

被引:16
作者
孙新立
才宏伟
王象坤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河北石家庄
[2]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
关键词
分类; 同工酶;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将同工酶基因数量化方法对水稻籼、粳分类进行研究,其过程与结果如下:(1)通过对539份亚洲栽培稻材料的多位点同工酶分析,发现其中6个同工酶位点即AMP-2,Cat-1,Mal-1,Acp-2,Est-10具有更好的籼、粳判别效果。用6个位点上的D1值计算出每份材料的PJ值(即材料属于粳和籼的可能性),发现539份材料的PJ值分类结果与程氏形态指数分类法的结果符合性很好,仅有少数例外;(2)对642份材料进行D1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群四个亚群;Ⅰ—1、Ⅰ—2、Ⅱ—1和Ⅱ—2,相对应为典型籼、偏籼、偏粳和典型粳。供试材料大多属于Ⅰ—1和Ⅱ—2两亚群;(3)用PJ值分类表明,供试南亚品种主要是籼稻,Aus类型多为典型籼,印度、孟加拉来源及阿萨姆地区有一部分偏籼与偏粳材料。东南亚地区品种中偏籼与偏梗材料较多,其中印度支那品种多偏籼。中国包括云南品种籼、粳都有,但多属典型籼、粳。供试的非洲品种(O.sativa)和美国稻偏粳,多数不典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粳稻起源的探讨
    汤圣祥
    闵绍楷
    佐藤洋一郎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 129 - 136
  • [2] 亚洲栽培稻起源、演化中两个重要稻种类型的研究
    王象坤
    程侃声
    黄迺威
    罗军
    卢义宣
    刘光荣
    [J]. 遗传学报, 1987, (04) : 262 - 270
  • [3]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 Ⅱ.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再认识
    程侃声
    周季维
    卢义宣
    罗军
    黄迺威
    刘光荣
    王象坤
    [J]. 作物学报, 1984, (04) : 271 - 280
  • [4] 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of rice cultivars viewed from variations in key characters and isozy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draces from the Himalayan hilly areas[J] . R. Sano,H. Morishim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2 (3)
  • [5] ISOZYM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SIAN RICE VARIETIES
    GLASZMANN, JC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7, 74 (01) : 2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