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条件下外源生理活性物质对棉铃发育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卞海云
陈兵林
周治国
蒋光华
胡宏标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低温; 外源生理活性物质; 铃重; 纤维比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4月20日(正常播期)、6月15日(晚播)两个播期条件下,对棉花1~4果枝1、2果节棉铃及其对位果枝叶于花后15 d和30 d涂抹外源生理活性物质:6%蔗糖和0.6%谷氨酰胺混合溶液(C+N)、2%蔗糖和0.2%谷氨酰胺混合溶液(1/3 C+1/3 N)及12%蔗糖和1.2%谷氨酰胺混合溶液(2 C+2 N),各浓度处理的C/N比值相同.统计正常播期铃龄50 d和纤维加厚发育期(铃龄25~50 d)日均温分别为28.5℃、28.1℃,晚播铃龄50 d和纤维加厚发育期日均温分别为22.9℃、21.4℃(超过了相应的临界温度21℃和18℃).试验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花后15d C+N处理以及花后30 d 2C+2N处理促进了氮和可溶性糖的运转,均使铃重增加最大,分别达0.40 g和0.58 g.3种浓度外源生理活性物质均增加了纤维素的累积量,且于花后30 d促进了螺旋角(φ)和取向分布角(ψ)的优化,提高了纤维比强度,其中以2C+2N处理提高纤维比强度幅度最大,达1.45 cN/tex.花后15 d以1/3 C+1/3 N处理对提高纤维比强度最有利,达2.10 cN/tex.
引用
收藏
页码:1785 / 17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谷氨酰胺对JAL1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J].
陆苹 ;
赵冰 ;
李晖 .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2, (06) :388-391
[2]   氮肥与缩节胺配合对Bt棉源库特征和铃重的影响 [J].
陈德华 ;
陈源 ;
杨长琴 ;
何钟佩 ;
吴云康 .
棉花学报, 2002, (03) :147-150
[3]   棉花叶片光合产物输配的动力学研究 [J].
赵希岳 ;
龚荐 ;
罗时石 ;
葛才林 ;
王泽港 ;
马飞 ;
龚峥 .
核农学报, 2002, (01) :20-25
[4]   陆地棉棉铃发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徐立华,李大庆,刘兴民,钱大顺,倪金柱,杨德银 .
棉花学报, 1994, (04) :253-255
[5]   外源激素对棉纤维超分子结构及纤维强度的影响 [J].
刘继华 ;
尹承佾 ;
于凤英 ;
贾景农 ;
边栋材 .
作物学报, 1994, (01) :120-125
[6]   夏棉棉铃发育规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附视频 [J].
刘振英 ;
王寿元 ;
董人伦 ;
毛朝兴 .
中国棉花, 1988, (03) :29-32
[7]  
低温和棉株生理年龄对棉纤维加厚发育及纤维比强度的影响[D]. 蒋光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5
[8]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