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热历史

被引:39
作者
潘长春
周中毅
范善发
解启来
王绪龙
王屿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2] 不详
[3]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
关键词
古地温梯度; 压力抑制作用;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7.06.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从石炭一二叠纪的“热盆”(古地温梯度0.05-0.07℃/m)演变成新生代典型的“冷盆”(地温梯度0.02-0.023℃/m),使盆地两套主要烃源岩: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成熟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二叠系径源岩成熟度普遍很高,大部分达到过成熟阶段;而侏罗系烃源岩成熟度则很低,即使埋深超过5000m,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仅为0.5-0.6,相当于生油初期(低成熟)阶段。通过应用Waples模型和Sweeney-Burnham模型两种方法对盆地13口深井进行古地温梯度拟合计算表明:对于热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白垩纪之前,高地温梯度背景下的8口深井,烃源岩热演化受压力的影响小,成熟度相对较高;而对于热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白垩纪之后、低地温梯度背景下的5口井,烃源岩热演化受压力的影响较大,成熟度异常偏低,实测镜质组反射率低于用Waples模型和Sweeney-Burnham模型计算的镜质组反射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里木盆地热历史 [J].
潘长春,周中毅,范善发,解启来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6, (03) :150-152+177
[2]   用TTI和动力学模型计算R0值的对比──以中国南海北部为例 [J].
邓孝,张菊明,陈墨香,汪缉安,黄忠明,李雨梁 .
地球化学, 1995, (03) :245-253
[3]  
沉积盆地古地温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周中毅, 1992
[4]  
Calculat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form thermal histories: A comparison of somemethods .2 Morrrow D W,Issler D R. AAPG bul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