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地球化学及锆石SHRI MP年代学

被引:4
作者
杜利林
杨淳
万渝生
宋彪
耿元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关键词
锆石SHRIMP年龄; 早白垩世; A型花岗岩; 鞍山; 古太平洋板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岩浆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为130.2±2.7Ma,形成于早白垩世。小岭子花岗岩高SiO2、Na2O+K2O、TFeO/Mg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Zr、Nb、Y,低CaO、Ba、Sr,地球化学组成与该区大范围分布的千山花岗岩十分相似,具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大陆东部之下引起的拉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
[2]   东北亚中生代火山岩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J].
林强 .
世界地质, 1999, (02) :17-25
[3]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林强 .
岩石学报, 1999, (02) :22-30
[4]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J].
林强 ;
葛文春 ;
孙德有 ;
吴福元 ;
元钟宽 ;
闵庚德 ;
陈明植 ;
李文远 ;
权致纯 ;
尹成孝 .
地质科学, 1998, (02) :3-13
[5]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J]. 王德滋,赵广涛,邱检生. 高校地质学报. 1995(02)
[6]   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演化和发展 [J].
胡受奚,赵乙英,胡志宏,郭继春,徐兵 .
岩石学报, 1994, (04) :370-381
[7]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裂解─岩浆构造模型 [J].
谢窦克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4, (03) :1-8
[8]   千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张杰 ;
张国仁 .
辽宁地质, 1989, (02) :121-133
[9]   闽浙沿海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J].
杨文金 ;
王联魁 ;
张绍立 ;
徐文新 .
地球化学, 1986, (04) :307-318
[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深部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李兆鼐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