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分工、制造业竞争力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被引:3
作者
唐海燕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关键词
新国际分工;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2.02.022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为新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需求必将显著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链条十分脆弱,其根源是体制瓶颈。国有控股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的"联姻效应"是强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链条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因此避免后工业化时代易于出现的"空洞效应"。建立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机制基础上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是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根本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155 +155-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 [J].
刘明宇 ;
芮明杰 ;
姚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66-75
[2]   东亚地区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变迁研究——基于“雁阵”模式的实证分析 [J].
王荣艳 .
亚太经济, 2010, (03) :42-46
[3]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问题 [J].
郑吉昌 ;
夏晴 .
改革, 2010, (05) :145-148
[4]   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 [J].
卢锋 .
世界经济, 2007, (08) :22-35
[5]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
[6]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6-44
[7]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8]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 [J].
陈宪 ;
黄建锋 .
中国软科学, 2004, (10) :65-71+76
[9]   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 [J].
江小涓 ;
李辉 .
经济研究, 2004, (01) :4-15
[10]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 中国物价出版社 , 李冠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