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营造:街道更新中的多元参与及互动——以上海市福山路跑道花园项目为例

被引:11
作者
王宁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空间; 街道; 多元主体; 互动;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4.009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公共空间被视为"政府-社会"关系的"透视镜",这是因为二者均在公共空间内开展活动,进而对之产生影响,达成双向互动。然而,在具体空间实践中,权力与资本组成的联盟掌握着主导权,社会力量则表现出意愿与能力的双重缺失。如何在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平衡政府与社会二者的关系,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海市福山路跑道花园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表明: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需要自上而下落实人本理念,自下而上集结社会力量,同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调适多元主体间关系以达成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发展的权利尺度 [J].
姚尚建 .
新视野, 2016, (05) :14-19
[2]   微观城市实践:一种空间抵抗策略 [J].
孟超 .
求是学刊, 2015, 42 (03) :44-51
[3]   失落与再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J].
陈水生 ;
石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2) :70-73
[4]   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与规划思考 [J].
杨贵庆 .
上海城市规划, 2013, (06) :28-35
[5]   自组织运作过程中的能人现象 [J].
罗家德 ;
孙瑜 ;
谢朝霞 ;
和珊珊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10) :86-101+206
[6]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经验 [J].
王名 ;
丁晶晶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4) :65-67
[7]   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 [J].
孙萌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6) :60-65
[8]   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 [J].
斯特凡纳托内拉 ;
黄春晓 ;
陈烨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4) :40-45
[9]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J].
陈竹 ;
叶珉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3) :44-49+53
[10]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J].
吴宁 .
社会, 2008, (02) :112-12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