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型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

被引:13
作者
苏维词 [1 ,2 ]
张军以 [1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河道型消落带; 生态环境问题; 防治对策; 三峡水库;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三峡大坝建成及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高达30m的消落带,形成一个巨大的河道型的周期性湿地生态系统。根据三峡水库的蓄水规划及河道型消落带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三峡水库(重庆段)运行过程中消落带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消落带土地利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回水顶托区形成近岸污染带,船舶航行造成的水体污染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消落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梯度开发,建设生态屏障带;实施城镇污水、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控制工程,发展环境友好型循环生态农业;建立基于3S技术的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监测预警系统等防治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曾昭朝 ;
周祥 .
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 (02) :68-70
[2]   三峡库区消落区自然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评价——以重庆库区为例 [J].
苏维词 ;
赵纯勇 ;
杨华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268-272
[3]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 [J].
谭淑端 ;
王勇 ;
张全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8, (S1) :101-105
[4]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水体系统中重金属模拟研究 [J].
傅杨武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7, (10) :14-16+115
[5]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胶体对Cd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 [J].
肖广全 ;
温华 ;
魏世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4) :16-20
[6]   三峡库区消落带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冯大兰 ;
刘芸 ;
钟章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378-381
[7]   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J].
袁辉 ;
王里奥 ;
詹艳慧 ;
黄川 ;
胡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49-253
[8]   基于RS与GIS的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分类系统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 [J].
张虹 ;
朱平 .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03) :66-69+101
[9]   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J].
苏维词 ;
杨华 ;
赵纯勇 ;
李晴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326-332+479
[10]   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与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J].
赵纯勇 ;
杨华 ;
苏维词 .
中国发展, 2004, (04)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