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的力学与生物学基础

被引:9
作者
徐莘香 [1 ]
宁漱岩 [1 ]
刘建国 [1 ]
施德广 [2 ]
刘绍轩 [2 ]
机构
[1]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
[2] 不详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内; 动物,实验; 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 [矫形外科手术学]; R3 [基础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骨折端在以板层骨直接修复的基础上形成少量骨痂是一种优化的第三种骨愈合方式。我们在股骨截骨钢板固定后模拟负重下的电测应力分析中证明,如钢板设计合理,当负重加载超过体重2倍时,截骨端承受的压应力大干或接近正常骨。在另一狗胫骨截骨后梯形加压钢板(TcP)固定的实验中应用多种荧光连续标记建立了第三种骨愈合模型。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证明骨折以第三种方式愈合后的骨强度与刚度较高。这两项实验结果为第三种骨愈合方式提供了力学和生物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0 +319+32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骨固定的新进展与新概念[J]. 徐莘香.中华骨科杂志. 1991 (03)
[2]   关于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 [J].
徐莘香 .
中华医学杂志, 1989, (01) :4-6
[3]   离体股骨干截骨后不同刚度钢板固定模拟负重下的应力分析 [J].
徐莘香 ;
张新 ;
刘建国 ;
王晶波 ;
施德广 ;
刘绍轩 .
中华医学杂志, 1990, (04) :186-190
[4]  
梯形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愈合后的骨结构变化. 徐莘香,等. 中华骨科杂志 . 1990
[5]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nsion-stress effected for limb lengthening. Ilizarov G A.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