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季节性流感监测中病毒分子变异分析的意义
被引:15
作者:
张顺祥
[1
]
谷利妞
[1
,2
]
程小雯
[1
]
何建凡
[1
]
胡东生
[2
]
吕星
[1
]
吴春利
[1
]
逯建华
[1
]
房师松
[1
]
机构:
[1]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流感;
人群监测;
基因;
变异(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季节性流感监测的同时,针对人群中循环的优势毒株开展基因变异分析的意义。方法以2007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系统累积的数据为基础,按周分析不同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和急诊就诊者的比例,并对病毒型别进行常规分离鉴定,对优势毒株扩增HA1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深圳市流感样病例2007年流感样病例(ILI)比例为6.67%,以低年龄为高发人群;按市、区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分别分析,ILI的比例按周分布一致,呈现明显的夏季高峰,最活跃季节在5~7月;ILI暴发疫情比散发病例提早2周出现。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1.63%,优势株为H3N2亚型(占59.5%),B型次之(占37.0%)。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化分析分成两支,WHO当年疫苗株和我国代表株仅与1~4月毒株接近,而与5月之后分离株产生了遗传距离,虽然还不能确定新的变异株出现,但提示A/sz/9/2007和A/sz122/2007两个分离株值得高度关注。B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化分析发现,2007年以Yamagata系最活跃。结论季节性流感监测中开展病毒分子变异分析,可以进一步查明人群中所发生的优势毒株的特性,便于流行病学综合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