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探析

被引:19
作者
张婧羽 [1 ,2 ]
李志红 [3 ]
机构
[1] 河南鹰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身份; 异化; 网络空间;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8.09.008
中图分类号
TP393.4 [国际互联网];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1201 ;
摘要
数字身份是网络时代人的一种新的身份类型,它建构于网络空间中,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多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是主体在使用数字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异化现象,主体沉溺于虚拟实践的体验或对多重的数字身份过分关注,具体表现为将数字身份塑造成虚拟自我以满足虚荣心或获取尊重,以数字身份倾吐隐私、过度宣泄情绪,以及以数字身份在网络上放纵个人行为、伤害他人或造成恶劣影响。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反映了主体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的伦理困惑,直接影响了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现代技术与身体伦理研究.[M].周丽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2]  
网络道德问题研究.[M].吕本修;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虚拟自我论.[M].谢俊;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网络行为心理学.[M].(英) 乔伊森; 著.商务印书馆.2010,
[5]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M].(法) 勒布雷东;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6]  
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美)迈克尔·海姆(MichaelHeim)著;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  
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陈国强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8]  
社会科学大词典.[M].彭克宏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9]   Identity management throughout one's whole life [J].
Hansen, Marit ;
Pfitzmann, Andreas ;
Steinbrecher, Sandra .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 Report, 2008, 13 (02) :83-94
[10]   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 [J].
邱仁宗 ;
黄雯 ;
翟晓梅 .
科学与社会 , 2014, (01) :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