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35
作者
赵咏芳
张戈
史万忠
王海彬
石印玉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分型,肾阴虚,中医病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对62例年龄在50~80岁的女性进行了桡骨骨密度测量,同时按照中医虚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发现,在37例骨量减少的患者中,肾虚者34例(其中28例为肾阴虚),脾肾两虚者3例,无单纯脾虚者;各型骨量减少程度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主要是肾阴虚,宜按肾主骨的理论论治,也提出了健脾能取效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1+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 [J].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7, (01) :1-15
[2]   强肾增骨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J].
张乃钲 ;
韩旭华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6, (02) :15-17
[3]   补肾法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J].
沈霖,杜靖远,杨家玉,杨艳萍,高兰,周丕祺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09) :515-518
[4]   痛风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J].
许书亮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3, (04)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