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福建沿岸不同海区夏季浮游植物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11
作者: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沿海;
浮游植物;
组成与分布;
赤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福建省"908专项",于2006年7~8月对福建省沿岸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的种属组成、数量分布、生物量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门57属127种,其中硅藻47属107种,甲藻5属15种,蓝藻1属1种,金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裸藻1属1种.硅藻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优势种主要是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delica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硅藻类广布,甲藻类在闽东海域及东山沿岸分布较多,蓝藻类检出率降低,裸藻类和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3 222.59×104ind/dm3,数量分布态势为近岸高、外海低,闽东和闽南高、闽中低.叶绿素a及优势类群的分布与数量分布基本一致.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东沿岸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
引用
收藏
页码:496 / 50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