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杰坤
张磊
黄志平
张丽亚
戴瓯和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3] 合肥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产量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A作母本配制了 2 2个杂交组合 ,对其F1、F2 进行产量测定表明 :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具有超亲优势 ,变幅为 3.78% - 132 .16 % ,平均超亲优势为4 4.2 2 % ,其中 19个杂交组合的F1具有超标优势 ,变幅为 6 .0 4 % - 6 6 .0 4 % ,平均超标优势为31.0 6 % ;F2 代的超亲优势平均为 3.18% ,超标优势平均为 - 6 .2 4 %。统计结果认为 :F1的产量优势与恢复系 (父本 )的来源关系密切 ,来自南方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超亲和超标优势分别比黄淮父本的杂交组合高 2 2 .93%、2 4 .83% ;F2 代杂种优势衰退显著 ,不宜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J].
张磊 ;
戴瓯和 ;
黄志平 ;
李杰坤 ;
张丽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1) :16-17+22
[2]   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W931A的选育研究 [J].
张磊 ;
戴瓯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91-92
[3]   大豆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 [J].
王继安,杨庆凯 .
大豆科学, 1995, (01) :74-79
[4]   中美大豆品种间F1和F3杂种优势与配合方分析 [J].
盖钧镒 ;
胡蕴珠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84, (03) :183-191
[5]   大豆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关系的研究 [J].
田佩占 .
作物学报, 1981, (04) :225-232
[6]  
作物育种学总论[M]. 农业出版社 , 潘家驹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