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自适应三维古海面—地面演变模型研究

被引:2
作者
钟鹤翔 [1 ,2 ]
谢志仁 [1 ]
闾国年 [1 ]
袁林旺 [1 ]
信忠保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信息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海面-地面系统; 模型; 三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705 ; 070501 ;
摘要
本文设计了基于GIS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三维古海面-地面演变模型。该模型可以动态演绎沿海地区"沧海桑田"的变化景象,并且可以运用历史资料及专家知识,对海面-地面变化模拟结果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来对模型的一系列控制参数进行自动半自动的修订,然后重新进行海面-地面演变的动态模拟,直到更趋近于真实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实现模型的"自适应"调整。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计算控制相对准确,能够方便的进行反复模拟、验证计算,模型能自动、半自动地控制调整计算参数等的特点。运用该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万年来的海面-地面系统的变化进行了反演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13 / 9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海面-地面系统中三维古地面反演计算的剥蚀算法研究 [J].
王琳 ;
钟鹤翔 ;
谢志仁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0, (02) :49-53+57
[2]   基于GIS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J].
钟鹤翔 ;
谢志仁 .
海洋测绘, 2007, (01) :30-33
[3]   三角洲地区海面——地面系统整合研究 [J].
谢志仁 ;
王琳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10-114
[4]   长江三角洲地貌演变模拟模型的构建 [J].
信忠保 ;
谢志仁 .
地理学报, 2006, (05) :549-560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面—地面系统模型构建与试验 [J].
信忠保 ;
谢志仁 ;
蒋卫国 ;
钟鹤翔 ;
崔树红 .
地理研究, 2005, (04) :513-519+654
[6]   海面—地面升降综合影响模拟和评估系统研究 [J].
钟鹤翔 ;
谢志仁 ;
崔树红 ;
信忠保 .
海洋测绘, 2004, (04) :32-35+39
[7]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模式理论与进展 [J].
李国胜 ;
李柏良 ;
王凯 .
地理研究, 2003, (01) :21-29
[8]   沉积物压实的一种校正方法 [J].
许红昆 ;
林畅松 .
地学前缘, 2000, (02) :366-366
[9]   新生代青藏高原三维古地形再造 [J].
王成善 ;
刘志飞 ;
王国芝 ;
苗放 ;
马智民 ;
伊海生 ;
李勇 ;
李祥辉 ;
魏明建 ;
刘顺 ;
黄大志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1) :4-10
[10]  
沉积物压实量分式及其在研究海面高度中的应用[J]. 张凤英,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S1)